来源:暂无 点击量:载入中...
真空钎焊的加热操作过程是执行工艺参数,获得钎焊接头的决定性工艺过程,根据钎焊工艺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过程可便于观察调整的手工操作过程(如火焰钎焊、烙铁钎焊等)和过程难于观察调整的自动钎焊过程(如炉中钎焊、自动钎焊等)。常州三千科技给您分享真空钎焊的工艺流程。
手工钎焊时,工艺过程完成的好坏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密切相关。手工钎焊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钎焊部位的均匀加热,并尽可能防止母材和钎料的过分氧化。火焰钎焊时,应将火焰调节成还原性焰,用内焰或外焰加热工件。加热时应注意让火焰移动并侧重加热材料较厚的一侧,保证钎焊部位的均匀升温,避免对小件的长时间直接加热,以免产生局部过热。采用时时送进的钎料添加方式时,在加热过程中用钎料接触工件的方法测试加热温度,加热到温后添加钎料。手工钎焊一般不采用仪表测温,钎焊加热过程中观测钎料熔化并形成钎缝后撤离热源。为避免冷却过快可能造成的开裂,有时钎焊冷却时需采用辅助加热的方法,使工件慢慢冷却。
自动钎焊时,钎焊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装炉操作和工艺参数的准确执行。炉中钎焊装炉时,需保证被钎焊工件能够均匀地接受辐射,避免辐射过于密集。钎焊过程采用合格有效的监控仪表对加热温度、时间、真空度等主要工艺参数进行测量和控制。由于受工件尺寸及不均匀辐射的影响,钎焊炉内的温度存在不均匀性,有时温度差别甚至达到几百度,因此温度测量时热电偶的放置位置非常重要,在条件允许时应将热电偶放置在与工件良好接触部位或插人工件内部。在不能对工件直接测温时,应通过试验确定所测温度与工件实际温度的差别,并依此调整需控制的钎焊温度参数。
真空钎焊后热处理
真空钎焊后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钎焊件的整体性能水平,包括提高母材本身性能和提高接头性能两个方面。由于钎焊热循环常常伴随母材性能的降低,钎焊后热处理经常是为恢复母材的性能而进行的。在安排为强化母材本身而进行的热处理时,如有可能应选择钎焊温度合适的钎料,使钎焊过程和热处理过程可以在同一次热循环中完成,以提高生产效率。若钎焊后安排单独的热处理,则热处理温度应在钎料重熔的温度以下进行,以免钎缝开裂。如有必要应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装以防止钎缝开裂和工件变形。
为改善或提高接头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主要有两类:一是改善接头组织而进行的扩散处理,二是为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退火处理。扩散处理常与钎焊过程在同一个热循环中一起完成,或单独进行扩散处理。采用非真空的单独的扩散处理时,处理温度应控制在钎料的固相线温度以下。